少兒教材編寫說明
Child Textbook compilation少兒教材編寫說明
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和教育部、國家語委《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 年)》共同指出:
第一、加強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培養。中小學校要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組織教學,加強識字與寫字、口語交際、閱讀、寫作等方面的教學,加強中小學規范漢字書寫教育,注重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全面提高中小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建立并完善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評價標準。分級分類制訂高校學生和中小學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評價標準和測評辦法,將口語表達、漢字書寫納入語文教學和評價范圍。
第二、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要求。將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作為培養和培訓的重要內容,全面提高教師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為更好地加強對青少兒普通話與口才的培養,促進其綜合素質的提高,根據《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 年)》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在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國家語委普通話與文字應用培訓測試中心)的指導下,北京師范大學少年傳媒學院“青少兒普通話與口才培訓中心”。為在全國范圍規范推廣青少兒普通話與口才,建立科學的測評體系和專業的教學體系,青少兒普通話與口才培訓中心組織業內知名語言學科教授和教育學科專家聯合匯編《全國青少兒口才考級系列教材》,逐級提升、循序漸進,全面增強青少兒學生的讀、誦、說、評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水平。
本套教材以“夯實基礎,強化素材,著重實踐,貼合教學”的總原則,全面審視、考量新時代新階段有聲語言藝術以及日常普通話口語交際的審美發展新趨勢,在有聲語言藝術及口語表達傳統教學體系的層面上,注重結合青少兒學生的成長階段和接受特點,并兼顧到教師利用教材指導學生的針對性與可操作性。
為此,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將有聲語言藝術學的基礎內容,如:聲韻調的規范性、正音正字的嚴謹性、吐字歸音的科學性、口腔控制的過程性、共鳴控制的協調性、氣息控制的功能性分別融入到具體的文字體裁、案例之中進行體現,弱化概念上的描述,以增強青少兒有聲語言以及口才訓練的實踐功能,從而使青少兒學生較為系統、熟練地掌握語言表達與口語交際的基本技巧和規律,更加迅速地糾正日常發聲、表達中存在的問題,掌握和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打下比較扎實的有聲語言藝術專業基礎及口語交際技巧,切實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表達力。
這套教材的六個級別分不同的側重點有針對性地訓練青少兒口才培養的系統環節和各個過程。首先,每個級別的基礎訓練部分--口部操、氣息控制、公共禮儀、字詞(聲母韻母調值)、繞口令是共性部分,大量的單字詞、雙音節詞、四音節詞、繞口令等材料,全部嚴格依據最新版的《通用規范漢字字典》以及《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進行拼音標注,希望讀者反復訓練,摸索規律;教材其余的部分,各級開始出現不同的訓練項目和重點:
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充分遵循“深入淺出,絕不糾纏概念”、提示“正規到位,絕不畫蛇添足”、示范“注重啟發,絕不畫地為牢”的專業特色,體現四個“銜接”:在教材具體編寫中,體現系列教程六個層級逐步深入的拓展銜接度;體現使用教材的目標讀者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的銜接度;體現當今語言表達教學學術研究中有聲語言有稿塑造與無稿播音口語交際的思維銜接度;體現青少兒口才體系學習與六個層級考試測評的緊密銜接度。
教材中涉及大量練聲素材,將這些時代感強、具有時新性的稿件,達到一定數量的練聲素材與一定質量的發聲方法的統一結合,最終達到基礎理論、技巧訓練、素材依據、目標方法的融會貫通,以保證這套全國青少兒口才教材在功能性、實用性、前沿性、生動性、探索性上具有一定的思考厚度和學術質量。
期待業界專家學者以及各位讀者朋友們提出寶貴意見!
11/21
2019
11/21
2019
幼兒口才訓練內容6篇《玉米演戲》
《玉米演戲》 玉米娃娃, 演戲玩耍, 扮演竹筍, 穿上層層衣褂; 扮演石榴, 長著排排小牙; 扮演山羊, 掛了胡子一把。
02/21
2019
各地語文教材大改革,魯迅走了,余華來了
如今,各地的語文教材更新改版,有20多篇經典課文被“踢”了出去,比如《孔雀東南飛》《藥》、《阿Q正傳》、《記念劉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壯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朱德的扁擔》等。其中魯迅的作品被大量刪減,有人戲稱為“魯迅大撤退”。
11/21
2019
口才朗讀千古絕句最美古詩文
口才朗讀千古絕句最美古詩文在練習口才的時候,小朋友們要注意聽起來抑揚頓挫的語調可能打動不了聽眾,而且也并不能提高自己的口才能力。我們需要細致的感受作者的已經,通過自己的感情所表達出來,達到情感上的共鳴。